感官編碼
概覽
媒體理論宗師麥克魯漢(Marshall McLuhan) 常常談到「第二層皮膚」,尤其在電子世代,我們使用科技並不是因為它的本質,而是因為科技在全球無可避免而且普遍,不再是單純的工具或與我們分割。科技已成為了我們的「第二層皮膚」,而當藝術家使用科技創作時,科技彷彿就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。
科技讓藝術家以編碼的方式將媒體轉換,把影像轉換成聲音、聲音轉換為視覺、無形的數據變為雕塑。媒體的轉換同時移植了感官感覺,把感知交換,讓觀眾聽到視覺、看到聲音。這種媒體及感官的轉換,將會在「感官編碼」的七組作品中以各種形式呈現。是次展覽將打破慣常的感官模式,以跨感官體驗取代單向的感官訊息傳送,讓觀眾以嶄新的感官感覺,經驗原有的感官輸入。
2022.07.30 - 2022.08.13
12:00 – 20:00
中環街市一樓
Event Space
免費入場
- 香港藝術發展局有權增減、更換演出者或更改已公布的節目。如有爭議,香港藝術發展局保留最終決定權。
-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,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本局之立場或意見。
- 所有參加者必須於活動期間全程佩戴口罩,並於進入活動場地時測量體溫。若無佩戴口罩或有發燒徵狀 ,工作人員將會拒絕相關人士進場或在場內逗留。
- 所有訪客必須使用「安心出行」應用程式掃描場地二維碼,並按「疫苗通行證」要求,向工作人員展示疫苗接種紀錄或相關豁免證明。 (參閲最新安排:https://www.coronavirus.gov.hk/pdf/vp_t1_CHI.pdf)
- 十二歲或以下的兒童須至少由一名成人陪同。
- 除特別指引外,請勿觸摸任何在展場内的藝術品。
- 展場歡迎非商業用途之拍攝,但在進行攝影時,請勿干擾其他參觀人士,並時刻注意安全。
- 香港藝術發展局將因應最新疫情狀況調整防疫措施及入場指引。
- 香港藝術發展局保留是次活動的最終決定權。
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
- 若在上午十時前發出,當日展覽將會暫停開放,直到信號取消爲止,並在信號取消三小時後重新開放。若信號在下午三時仍然生效,展覽將維持關閉。
- 若信號在展覽開放期間生效,展覽將會即時關閉。
策展論
媒體理論宗師麥克魯漢(Marshall McLuhan)常常談到第二層皮膚,尤其在電子世代,我們使用科技並不是因為它的本質,而是因為 ── 更準確的形容 ── 科技在全球無可避免而且普遍,它再不是工具或者和我們分割;它是我們的第二層皮膚。
從激流派年代起,藝術家們已開始展示科技與媒體在藝術創作上的跨感官性。六十年後,引發回應、感官感受和議題討論解拆的創作初衷仍依舊不變,在藝術與科技大流行的今天,愈多藝術家以科技創作。列夫・曼諾維奇(Lev Manovich)在 2001年編著的《新媒體語言》(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)中提出新媒體五大原理,其中之一為「編碼」,以當下的科技發展,創作者不僅能輕易把媒體轉換,更能以超媒體的能力,為感官感覺添加更多維度。
科技的愈趨便携性,除了讓我們更專注在概念的建立和挖掘外,甚至可以讓藝術家把感官編碼,把感知交換,讓看見的被聽見,讓聽見的被觸摸,把哲學家德勒茲(Gilles Deleuz)所形容的感官感覺,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,以跨媒界的方式實現出來,將觀眾由單向的接收帶到跨感官的體驗之中。
在多屏幕的世代,人類習慣透過發光的畫面觀看和認知世界。卡娜的《The Melting Black》以一組多屏幕的裝置,通過科技顯示來自大自然的浪潮。在分割的海浪影像之中,我們的感官自然地把多個屏幕之間被刻意延遲的內容縫合為整體。這一方面讓我們的感官拼合機能編碼,同時挑戰我們理解複合畫面的蒙太奇視野:以分裂呈現一個認知的整體,在一種模糊分割的視野下,人類感官的自我修復機能中,是否能完全被編碼?
光速先於音速。我們看到,於是感官會把看到的東西所發出的聲音編碼。如果語言的內容被編碼,我們的語言日常聽起來可以是甚麼?沉迷於解讀語言和音樂之間的關係,吳澤霖的《The Interpreter》找來了語言學者樓佳博士合作,利用樂器裝置,把隱藏在語言背後的編碼 ── 節奏,以演奏的方式表現,將語言統一轉換成音樂,作為語言學的延續研究。
聲音來自語言,亦來自大自然、人造物,也和空間相關。聲音關乎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,而視覺也會帶動聽覺的聯想。當空間和人造物在視覺和聽覺上出現錯置,我們原有的感官認知將被挑戰。在聲音藝術家趙朗天的《A bagatelle of objects I: If I could talk about it in other ways, I would》的空間之中,物件所發出的聲音相互合奏,像是一首日常物的交響樂,在聲音演奏中呈現聽覺認知的錯配。
感官訊息被量化為數據,作為不同學術分析的基礎;而世界和人類互動的數據經分析後,則能呈現某種現象。在資訊內爆的年代,人類行為的數據成為了解讀和預期行為的重要素材。馮穎琳和韓家俊的新委託創作《去吧!病菌們》擷取社交媒體的數據,除了把人類在該平台的行蹤視覺化,還化成機動裝置;將本身來自人類行為的數據實體化,以機器呈現,反而看到人類社交網絡行為如細菌般真實運動。擷取人類的數據轉換成機器姿態,以機器演繹人,那邊廂,董永康《無用失所》把人的情緒放入皮箱裡,在明顯的無情緒機器動態下,反而將人的肢體語言聚焦放大。
在實體場域中的物件,實物和空間的關係所展示的存在感是實在的。在沉浸的概念發展多年後的今天,科技讓創作者們在實體的空間當中創造平行空間,利用光影和聲音,將觀眾重置在不同的維度之中。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新晉藝術團體 N A T P 擅長以光影及聲音創造空間,讓觀眾置身於虛實之間的超現實場域。在是次新委託的創作《Into the Void》,N A T P以鏡與光重組即時真實的影像,把真實分裂重建,在不同視點之間,解拆觀眾對空間本來熟悉的感官認知。
藝術及科技團隊Dimension Plus集結藝術史、聲音、數據科學、光影及建築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,近年創作及策展了多個沉浸空間作品,他們稱這些空間為NEW CANVAS ── 沒有規限和跨域的超感官畫布。延續超畫布系列,《NEW CANVAS 04: TOWER LANDSCAPE》在垂直的城市結構中,演繹多向維度的移動透視,用聲光景觀試圖把觀眾的感官混亂在虛實重置的混沌之中。
跨媒體的轉換,光是聲音,聲音為影像。特邀節目由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得主hirsk、媒體藝術家及展覽策展人林欣傑,以激流派的遊戲創作方式結合機器學習進行一場跨界演出。林欣傑將他的超真實系列作機械裝置搬到演出台上,和hirsk進行一場音樂影像互換的視聽遊戲,動態的光影讓二人混亂在非線性的時空當中,以影像譜成音樂、音樂演繹影像,將觀眾的感官編碼交換。
影像和認知的感官挑戰,
光學視覺引發的潛意識進入法;
由視覺引發的感官感覺,
轉而進入視和聽的感覺交換。
由數據創造的視覺,
幻化成實體的物件;
機械演繹人類社交網絡的病毒式運動。
在真實的場所當中,
我們的視覺和聽覺再一次被挑戰被重組,
以視覺所構成的聲音,
把我們混序在多重維度之中。
藝術家以媒體編碼的方式,
把媒體所能引發的感官感覺交換重置,
讓感官跨界成為超感官的認知,
重塑觀眾感官。
文:林欣傑
策展人
林欣傑
媒體藝術家,香港台灣藝術與科技團隊Dimension Plus共同創辦人及藝術總監,複合空間openground創辦人。
林欣傑的作品曾於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奬、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等國際知名藝術節獲獎,並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節展出,包括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、奧地利OK當代藝術中心、比利時科技藝術雙年展及香港藝術館等。
林氏熱衷於新媒體藝術教育,一直出任各大專客席教學、副教授及顧問工作,致力推動於藝術創作中的數位製作應用。
參展藝術家
趙朗天
卡娜
吳澤霖
樓佳
DIMENSION PLUS
馮穎琳
韓家俊
N A T P
董永康
作曲家兼聲音藝術家,作品遊走於當代音樂、聲音藝術和多媒體藝術的交匯處。創作範疇從傳統音樂、聲音裝置、實驗性音樂劇場到虛擬現實等,跨越不同領域。
趙朗天曾獲西九文化區、香港創樂團、香港小交響樂團、香港藝術節、香港蘇富比等委約創作。作品曾於香港藝術節、自由野、跳格意大利巡展、康城電影節和古根漢美術館瑞銀「越域」當代藝術展等演出。
趙氏創立實驗藝術團體Trilateral Lab,致力挑戰表演藝術的現有形式和結構,旨在整合新技術,激發和培養新思想。作品包括《Never Seen》、公共聲音裝置《拾聲》、體驗式展覽「馬灣村的時空膠囊」,以及沉浸式視頻裝置《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ime》。
香港媒體藝術家,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,現駐於柏林。卡娜的創作媒介包括錄像裝置、互動媒體、虛擬實境和擴增現實,當中利用計算過程進行的時間為本的實踐至關重要。就如新技術永無止境地發展一樣,她看待媒體藝術的態度挑戰了對新媒體界面的傳統認知,並為藝術表達形式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可能性。
陳氏的近期作品著重以數碼形式演繹大自然,融合數碼科技與自然的詩意。作品風格簡約,往往遊走現實和幻想、形體與抽象之間的模糊邊界,同時創造出微故事形式空間。
陳氏的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,包括香港藝術館、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、亞洲協會香港中心、香港巴塞爾藝術展、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、北京今日美術館等。她亦獲得德國 Toy Berlin Masters Award及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(媒體藝術),作品被收藏於香港M+藏品及Burger Collection。
樂器設計師及聲音藝術家,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後成為多媒體設計師,現時為Oblik Soundwork以及Fretsmith Guitar Lab主理人。
吳澤霖過去15年間一直熱心研究和實驗,與本地音樂人保持緊密合作,配合機械、電子工程及工業設計美學,探求樂器中的不同表現形態,探索聲音的界限。
近年作品亦經常以公眾為對象,設計的裝置曾於大型活動中展出,例如Sónar和deTour。
樓佳博士任職於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語言文化及應用語言學系。她的研究和教學專注於語言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和互動。近來,她也樂於嘗試用創意的方式向公眾介紹語言學。
科技與藝術團隊,基地設於香港及台灣,專注於藝術創作、文藝活動策動,及科技媒體藝術教育與交流。
Dimension Plus的作品獲世界各地藝術節邀請展出,包括威尼斯建築雙年展、台灣當代藝術館、福岡亞洲美術館、SXSW及新媒體藝術桂冠奧地利電子媒體藝術節等,同時獲得多個設計及藝術獎項,包括台灣設計金點設計獎最佳設計大獎、澳門設計雙年展全場金獎、東京TDC獎、日本亞洲數碼藝術大獎、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。團隊策動及協策多個展覽,包括「伊東豊雄的劇場夢」、「ART.FAB.LAB」、「Design Fab Lab」、「感官邊界」、「C-LAB未來媒體藝術節」等。
他們亦積極舉辦工作坊及講座,推動新媒體藝術的公眾教育及國際交流,當中包括從2008年開始舉辦的「Playaround Workshop」,至2018年十年間共舉行了五屆藝術與科技的工作坊和「Open Gallery」活動,孕育了不少媒體藝術家及作品。
新媒體藝術家和互動設計師。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,主修新媒體(文理學士學位)。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從日常生活經驗中汲取靈感,以環境、身體感覺和空間為媒介,作品涉及電子裝置、影像和編程裝置。
2014年獲第十九屆ifva藝術節(互動媒體組)銀獎,作品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(2021)、牛棚藝術村(2020)、元創方(2019)、香港大會堂(2018)、JCCAC(2018)和香港藝術中心(2014)展出。她曾擔任多個藝術項目的裝置藝術設計師和工程師,包括《Human + Machine NOW》、《急救箱與許願池》、《順時針逆行》、《關於海的歌》等
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,現為藝術團隊Dimension Plus成員。韓家俊以數據為創作的切入點,將數據以不同維度的方式呈現,創造出影像、雕塑等不同類型的作品。他曾於世界各地參展及演出,包括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、台北白晝之夜及威尼斯Surfaces Festival等。作品曾獲得各地獎項,包括台灣設計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大獎、德國設計獎、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金獎、及澳門設計雙年展全場金獎等。
N A T P是一個多媒體藝術團體,旨在探索沉浸式空間中聲音與視覺的可能性。他們通過視聽演出去探索空間,並將表演和裝置藝術的獨特性結合起來,帶領觀眾踏上新的旅程。自2019年以來創作的沉浸式體驗包括《420 BAD TRIP》、《2020》、《Lunatic》和《Moan》。
視覺藝術家,從事展覽及作品製作、程式編寫和機械設計等工作。董永康曾榮獲大華銀行Golden Garden裝置藝術大獎2015的「裝置藝術年度藝術家」獎以及資深藝術家組別金獎。他的作品亦曾於香港動植物公園、藝術門(香港蘇豪)、深圳美術館、Affordable Art Fair和東京Siggraph Asia 2018 展出。
他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,以個人專長為本地藝術家和大專院校提供藝術製作與技術的支援。他結合移動影像與機械動態──兩種基於時間的媒介,進行場域特定的裝置藝術創作,希望透過持續的實驗,探索空間感知以及藝術與觀者之間的關係。
作品圖集
團隊及贊助
主辦:
香港藝術發展局
場地贊助:
中環街市
華懋集團
市區重建局
智能電視及投影贊助:
信興集團
Panasonic
策展人:
林欣傑
參展藝術家:
趙朗天
卡娜
吳澤霖,樓佳
Dimension Plus
馮穎琳,韓家俊
N A T P
董永康
特邀節目:
hirsk x Keith Lam
講座嘉賓:
鄺佳玲
鮑藹倫
監製及製作總監:
鄭慧瑩
展覽設計:
Surge Production
平面設計:
innoise
技術總監:
麥國輝
助理製作經理:
鄧藹琳、蔡巧盈、周煥欣
展覽製作:
天域製作及設計有限公司
燈光、LED及音響管理及製作:
盛邦興業有限公司
影片攝影:
張震揚
主視覺攝影:
程浩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