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官编码
概览
媒体理论宗师麦克鲁汉( Marshall McLuhan )常常谈到「第二层皮肤」,尤其在电子世代,我们使用科技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,而是因为科技在全球无可避免而且普遍,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或与我们分割。科技已成为了我们的「第二层皮肤」,而当艺术家使用科技创作时,科技仿佛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。
科技让艺术家以编码的方式把媒体转换,将影像转换成声音、声音转换为视觉、无形的数据变为雕塑。媒体的转换同时移植了感官感觉,把感知交换,让观众听到视觉、看到声音。这种媒体及感官的转换,将会在「感官编码」的七组作品中以各种形式呈现。是次展览将打破惯常的感官模式,以跨感官体验取代单向的感官讯息传送,让观众以崭新的感官感觉,经验原有的感官输入。
2022.07.30 –
2022.08.13
12:00 – 20:00
中环街市一楼
Event Space
免费入场
- 香港艺术发展局有权增减、更换演出者或更改已公布的节目。如有争议,香港艺术发展局保留最终决定权。
- 香港艺术发展局全力支持艺术表达自由,本节目内容并不反映本局之立场或意见。
- 所有参加者必须於活动期间全程佩戴口罩,并於进入活动场地时测量体温。若无佩戴口罩或有发烧徵状 ,工作人员将会拒绝相关人士进场或在场内逗留。
- 所有访客必须使用「安心出行」应用程式扫描场地二维码,并按「疫苗通行证」要求,向工作人员展示疫苗接种纪录或相关豁免证明。 (参閲最新安排:https://www.coronavirus.gov.hk/pdf/vp_t1_CHI.pdf)
- 十二岁或以下的儿童须至少由一名成人陪同。
- 除特别指引外,请勿触摸任何在展场内的艺术品。
- 展场欢迎非商业用途之拍摄,但在进行摄影时,请勿干扰其他参观人士,并时刻注意安全。
- 香港艺术发展局将因应最新疫情状况调整防疫措施及入场指引。
- 香港艺术发展局保留是次活动的最终决定权。
8号或以上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
- 若在上午十时前发出,当日展览将会暂停开放,直到信号取消为止,并在信号取消三小时后重新开放。若信号在下午三时仍然生效,展览将维持关闭。
- 若信号在展览开放期间生效,展览将会即时关闭。
策展论
媒体理论宗师麦克鲁汉(Marshall McLuhan)常常谈到第二层皮肤,尤其在电子世代,我们使用科技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,而是因为 ── 更准确的形容 ── 科技在全球无可避免而且普遍,它再不是工具或者和我们分割;它是我们的第二层皮肤。
从激流派年代起,艺术家们已开始展示科技与媒体在艺术创作上的跨感官性。六十年后,引发回应、感官感受和议题讨论解拆的创作初衷仍依旧不变,在艺术与科技大流行的今天,愈多艺术家以科技创作。列夫・曼诺维奇(Lev Manovich)在 2001年编著的《新媒体语言》(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)中提出新媒体五大原理,其中之一为「编码」,以当下的科技发展,创作者不仅能轻易把媒体转换,更能以超媒体的能力,为感官感觉添加更多维度。
科技的愈趋便携性,除了让我们更专注在概念的建立和挖掘外,甚至可以让艺术家把感官编码,把感知交换,让看见的被听见,让听见的被触摸,把哲学家德勒兹(Gilles Deleuz)所形容的感官感觉,透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,以跨媒界的方式实现出来,将观众由单向的接收带到跨感官的体验之中。
在多屏幕的世代,人类习惯透过发光的画面观看和认知世界。卡娜的《The Melting Black》以一组多屏幕的装置,通过科技显示来自大自然的浪潮。在分割的海浪影像之中,我们的感官自然地把多个屏幕之间被刻意延迟的内容缝合为整体。这一方面让我们的感官拼合机能编码,同时挑战我们理解複合画面的蒙太奇视野:以分裂呈现一个认知的整体,在一种模糊分割的视野下,人类感官的自我修复机能中,是否能完全被编码?
光速先于音速。我们看到,于是感官会把看到的东西所发出的声音编码。如果语言的内容被编码,我们的语言日常听起来可以是甚麽?沉迷于解读语言和音乐之间的关係,吴泽霖的《The Interpreter》找来了语言学者楼佳博士合作,利用乐器装置,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编码 ── 节奏,以演奏的方式表现,将语言统一转换成音乐,作为语言学的延续研究。
声音来自语言,亦来自大自然、人造物,也和空间相关。声音关乎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,而视觉也会带动听觉的联想。当空间和人造物在视觉和听觉上出现错置,我们原有的感官认知将被挑战。在声音艺术家赵朗天的《A bagatelle of objects I: If I could talk about it in other ways, I would》的空间之中,物件所发出的声音相互合奏,像是一首日常物的交响乐,在声音演奏中呈现听觉认知的错配。
感官讯息被量化为数据,作为不同学术分析的基础;而世界和人类互动的数据经分析后,则能呈现某种现象。在资讯内爆的年代,人类行为的数据成为了解读和预期行为的重要素材。冯颖琳和韩家俊的新委託创作《去吧!病菌们》撷取社交媒体的数据,除了把人类在该平台的行踪视觉化,还化成机动装置;将本身来自人类行为的数据实体化,以机器呈现,反而看到人类社交网络行为如细菌般真实运动。撷取人类的数据转换成机器姿态,以机器演绎人,那边厢,董永康《无用失所》把人的情绪放入皮箱裡,在明显的无情绪机器动态下,反而将人的肢体语言聚焦放大。
在实体场域中的物件,实物和空间的关係所展示的存在感是实在的。在沉浸的概念发展多年后的今天,科技让创作者们在实体的空间当中创造平行空间,利用光影和声音,将观众重置在不同的维度之中。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的新晋艺术团体 N A T P 擅长以光影及声音创造空间,让观众置身于虚实之间的超现实场域。在是次新委託的创作《Into the Void》,N A T P擅长以镜与光重组即时真实的影像,把真实分裂重建,在不同视点之间,解拆观众对空间本来熟悉的感官认知。
艺术及科技团队Dimension Plus集结艺术史、声音、数据科学、光影及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,近年创作及策展了多个沉浸空间作品,他们称这些空间为NEW CANVAS ── 没有规限和跨域的超感官画布。延续超画布系列,《NEW CANVAS 04: TOWER LANDSCAPE》在垂直的城市结构中,演绎多向维度的移动透视,用声光景观试图把观众的感官混乱在虚实重置的混沌之中。
跨媒体的转换,光是声音,声音为影像。特邀节目由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得主hirsk及媒体艺术家兼展览策展人林欣杰,以激流派的游戏创作方式结合机器学习进行一场跨界演出。林欣杰将他的超真实系列作机械装置搬到演出台上,和hirsk进行一场音乐影像互换的视听游戏,动态的光影让二人混乱在非线性的时空当中,以影像谱成音乐、音乐演绎影像,将观众的感官编码交换。
影像和认知的感官挑战,
光学视觉引发的潜意识进入法;
由视觉引发的感官感觉,
转而进入视和听的感觉交换。
由数据创造的视觉,
幻化成实体的物件;
机械演绎人类社交网络的病毒式运动。
在真实的场所当中,
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再一次被挑战被重组,
以视觉所构成的声音,
把我们混序在多重维度之中。
艺术家以媒体编码的方式,
把媒体所能引发的感官感觉交换重置,
让感官跨界成为超感官的认知,
重塑观众感官。
文:林欣杰
策展人
林欣杰
媒体艺术家,香港台湾艺术与科技团队Dimension Plus共同创办人及艺术总监,复合空间openground创办人。
林欣杰的作品曾於奥地利媒体艺术节电子艺术大奬、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等国际知名艺术节获奖,并於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及艺术节展出,包括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、奥地利OK当代艺术中心、比利时科技艺术双年展及香港艺术馆等。
林氏热衷于新媒体艺术教育,一直出任各大专客席教学、副教授及顾问工作,致力推动於艺术创作中的数位制作应用。
参展艺术家
赵朗天
卡娜
吴泽霖
楼佳
DIMENSION PLUS
冯颖琳
韩家俊
N A T P
董永康
作曲家兼声音艺术家,作品游走於当代音乐、声音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交汇处。创作范畴从传统音乐、声音装置、实验性音乐剧场到虚拟现实等,跨越不同领域。
赵朗天曾获西九文化区、香港创乐团、香港小交响乐团、香港艺术节、香港苏富比等委约创作。作品曾於香港艺术节、自由野、跳格意大利巡展、戛纳电影节和古根汉美术馆瑞银「越域」当代艺术展等演出。
赵氏创立实验艺术团体Trilateral Lab,致力挑战表演艺术的现有形式和结构,旨在整合新技术,激发和培养新思想。作品包括《Never Seen》、公共声音装置《拾声》、体验式展览「马湾村的时空胶囊」,以及沉浸式视频装置《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ime》。
香港媒体艺术家,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,现驻于柏林。卡娜的创作媒介包括录像装置、互动媒体、虚拟实境和扩增现实,当中利用计算过程进行的时间为本的实践至关重要。就如新技术永无止境地发展一样,她看待媒体艺术的态度挑战了对新媒体界面的传统认知,并为艺术表达形式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。
陈氏的近期作品着重以数码形式演绎大自然,融合数码科技与自然的诗意。作品风格简约,往往游走现实和幻想、形体与抽象之间的模糊边界,同时创造出微故事形式空间。
陈氏的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,包括香港艺术馆、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、亚洲协会香港中心、香港巴塞尔艺术展、纽约斐列兹艺术博览会、北京今天美术馆等。她也获得德国 Toy Berlin Masters Award及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新秀奖(媒体艺术),作品被收藏於香港M+藏品及Burger Collection。
乐器设计师及声音艺术家,毕业於香港城市大学后成为多媒体设计师,现在为Oblik Soundwork以及Fretsmith Guitar Lab主理人。
吴泽霖过去15年间一直热心研究和实验,与本地音乐人保持紧密合作,配合机械、电子工程及工业设计美学,探求乐器中的不同表现形态,探索声音的界限。
近年作品也经常以公众为对象,设计的装置曾於大型活动中展出,例如Sónar和deTour。
楼佳博士任职於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语言文化及应用语言学系。她的研究和教学专注于语言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。最近,她也乐于尝试用创意的方式向公众介绍语言学。
科技与艺术团队,基地设於香港及台湾,专注於艺术创作、文艺活动策动,及科技媒体艺术教育与交流。
Dimension Plus的作品获世界各地艺术节邀请展出,包括威尼斯建筑双年展、台湾当代艺术馆、福冈亚洲美术馆、SXSW及新媒体艺术桂冠奥地利电子媒体艺术节等,同时获得多个设计及艺术奖项,包括台湾设计金点设计奖最佳设计大奖、澳门设计双年展全场金奖、东京TDC奖、日本亚洲数码艺术大奖、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。团队策动及协策多个展览,包括「伊东豊雄的剧场梦」、「ART.FAB.LAB」、「Design Fab Lab」、「感官边界」、「C-LAB未来媒体艺术节」等。
他们亦积极举办工作坊及讲座,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公众教育及国际交流,当中包括从2008年开始举办的「Playaround Workshop」,至2018年十年间共举行了五届艺术与科技的工作坊和「Open Gallery」活动,孕育了不少媒体艺术家及作品。
新媒体艺术家和互动设计师。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,主修新媒体(文理学士学位 ) 。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汲取灵感,以环境、身体感觉和空间为媒介,作品涉及电子装置、影像和编程装置。
2014年获第十九届ifva艺术节(互动媒体组)银奖,作品於香港巴塞尔艺术展( 2021 )、牛棚艺术村( 2020 )、元创方( 2019 )、香港大会堂( 2018 )、JCCAC ( 2018 )和香港艺术中心( 2014 )展出。她曾担任多个艺术项目的装置艺术设计师和工程师,包括《Human + Machine NOW》、《急救箱与许愿池》、《顺时针逆行》、《关于海的歌》等。
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,现为艺术团队Dimension Plus成员。韩家俊以数据为创作的切入点,把数据以不同维度的方式呈现,创造出影像、雕塑等不同类型的作品。他曾於世界各地参展及演出,包括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、台北白昼之夜及威尼斯Surfaces Festival等。作品曾获得各地奖项,包括台湾设计金点设计奖年度最佳设计大奖、德国设计奖、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金奖、及澳门设计双年展全场金奖等。
N A T P 是一个多媒体艺术团体,旨在探索沉浸式空间中声音与视觉的可能性。他们通过视听演出去探索空间,并将表演和装置艺术的独特性结合起来,带领观众踏上新的旅程。自2019年以来创作的沉浸式体验包括《420 BAD TRIP》、《2020》、《Lunatic》和《Moan》。
视觉艺术家,从事展览及作品制作、程式编写和机械设计等工作。董永康曾荣获大华银行Golden Garden装置艺术大奖2015的「装置艺术年度艺术家」奖以及资深艺术家组别金奖。他的作品亦曾於香港动植物公园、艺术门(香港苏豪)、深圳美术馆、Affordable Art Fair和东京Siggraph Asia 2018展出。
他现於香港生活及工作,以个人专长为本地艺术家和大专院校提供艺术制作与技术的支援。他结合移动影像与机械动态──两种基于时间的媒介,进行场域特定的装置艺术创作,希望通过持续的实验,探索空间感知以及艺术与观者之间的关系。
作品图集
團隊及贊助
主办:
香港艺术发展局
场地赞助:
中环街市
华懋集团
市区重建局
智能电视及投影赞助:
信兴集团
Panasonic
策展人:
林欣杰
参展艺术家:
赵朗天
卡娜
吴泽霖,楼佳
Dimension Plus
冯颖琳,韩家俊
N A T P
董永康
特邀节目:
hirsk x Keith Lam
讲座嘉宾:
邝佳玲
鲍蔼伦
监制及制作总监:
郑慧莹
展览设计:
Surge Production
平面设计:
innoise
技术总监:
麦国辉
助理制作经理:
邓蔼琳、蔡巧盈、周焕欣
展览制作:
天域制作及设计有限公司
灯光、LED及音响管理及制作:
盛邦兴业有限公司
影片摄影:
张震扬
主视觉摄影:
程浩然